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名词解释与重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部分名词解释
绪论
故障的特征:
- 电流增大
- 电压降低
- 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改变
- 测量阻抗模值减小,阻抗角增大
- 出现负序和零序分量
- 电气元件流入和流出电流的关系发生变化
后备保护:当线路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起作用的保护。
近后备:当本设备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的保护。
远后备:当本设备主保护拒动时,由上级线路的保护来实现后备保护作用的保护。
提高灵敏性的方法:
- 牺牲速动性
- 引入非故障分量
- 引入故障特征量
- 更改接线方式
- 浮动门槛(比率制动特性)
- 引入灵敏角(内角)
电流保护
继电特性:只有动作和返回两个状态,没有中间状态;动作电流不等于返回电流,防止触点抖动。
90度接线:在三相对称、功率因数为1的情况下,加入继电器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为90度。
自产零序电压:保护装置内部合成的零序电压
距离保护
最小精工电流:使动作阻抗降低到整定值的90%对应的测量电流。
过渡电阻:当接地短路或相间短路时,短路点电流经由相导线流入大地流回中性点或由一相流到另一相的路径中所通过的物质的电阻。
稳态超越:因过渡电阻的存在而导致测量阻抗变小,进一步引起保护误动的现象。
振荡产生的原因:
- 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过大超过静稳极限
- 无功功率不足引起电压降低
- 短路故障切除缓慢
- 非同期自动重合闸不成功
振荡与短路的区别:
- 振荡时,电流和各点电压的幅值均作周期性变化;短路时,短路电流和各点电压的值基本不变。
- 振荡时,任一点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都随振荡角的变化而变化;短路时,短路电流与各点电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 振荡时,三相完全对称,没有负序分量;短路时,总会长期或瞬间出现负序分量。
受振荡影响的保护:
- 距离保护
- 高频方向保护
消除方向阻抗继电器死区的方法:
- 引入非故障相电压
- 使用短时记忆电压
自动重合闸
启动方式:
- 不对应启动(控制开关的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
- 保护启动
潜供电流:在切除故障相线路后,线路中仍然有通过线路间电容供给的电流,以及继续运行的两相中负荷电流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使得故障点的弧光通道中仍有电流。
后加速保护:当线路第一次故障时,保护有选择性动作,然后进行重合闸,如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则加速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变压器保护
励磁涌流: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可能出现数值很大的励磁电流。
影响励磁涌流的因素:
- 衰减时间
- 合闸时外加电压的相位
- 铁芯中剩磁的大小和方向
- 电源容量的大小
- 回路的阻抗
- 变压器容量的大小
- 铁芯的性质
励磁涌流的特点:
- 包含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
- 包含大量高次谐波,以二次为主
- 波形之间出现间断角
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因素:
- 励磁涌流
- 变压器各侧电流相位不同
- 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同
- 互感器型号不同
- 变压器带负荷分接头
发电机保护
横差保护的两种接线方式:
- 裂相横差
- 单元件横差
失磁故障的原因:
- 转子绕组故障
- 励磁机故障
- 自动灭磁开关误跳闸
- 励磁系统元件损坏
- 误操作
评论